●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热点专题 网站搜索 [RSS订阅] [WAP访问]  
语言选择:
英语联盟 | www.enun.cn
英语学习 | 英语阅读 | 英语写作 | 英语听力 | 英语语法 | 综合口语 | 考试大全 | 英语四六 | 英语课堂 | 广播英语 | 行业英语 | 出国留学
品牌英语 | 实用英语 | 英文歌曲 | 影视英语 | 幽默笑话 | 英语游戏 | 儿童英语 | 英语翻译 | 英语讲演 | 求职简历 | 奥运英语 | 英文祝福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不辞而别Take French Leave

[日期:2006-06-11]   [字体: ]

你到朋友家作过客吗?你有没有过不告诉主人就离开的经历呢?有?那你可不太礼貌啊。不管有什么事,总得和主人说一声吧。不过,你也不必烦恼,因为很多人也这么做,英语中我们把这种行为叫take French leave。这句短语直译是“法国式的告别”,但这不是赚人眼泪的a tearful leave-taking,也不是徐志摩“再别康桥”式的潇洒别离。曾经看过有作家把它美化成情人之间的不告而别,美虽美,其实是误用。因为这个成语是贬义,指的是“擅离职守、或宴会上不礼貌的不辞而别”,一点都没有我们想像的罗曼蒂克。



那French何罪之有呢?难道法国人习惯不告而别?许多人认为法国人是以礼貌和教养著称,有时甚至到了矫揉造作的地步(以前英文还贬称其为French fare)。因此法国人一听到这种没有礼貌的行径竟是挂他们的名字,自然感到奇耻大辱,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们也不甘示弱在法文中搞出一个同义词叫filer(s'en aller) a l'anglasie" (亦即是 take English leave),说英国人才真正是“擅离职守”一词的元凶。不过在18世纪的时候,法国社会上的宴会或晚宴是有流行这种不告而别的风气的,只是现在的法国人不承认有此风俗,说始作俑者是英国人才对。看来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乐于把某种糟糕和令人厌恶的行为方式归咎于其他的国家或地区。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作者)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50662607,本站将立即删除!
 
阅读: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热门专题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