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读2003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的英语部分,可以看出,命题原则仍与历年保持一致,保证知识的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而题型结构则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大方向下,作了些微调,主要是听力题增加了填空题型。
听力是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能力,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英语考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考试手册》中对听力的考核目标定为:1、能获取重要的事实信息;2、能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思;3、能归纳话语的主旨大意。第一个层次题目占的比重较大,具体表现为对话或独白中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这其实也是后面两个层次的依据;第二个层次往往考到说话的背景或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需要听者依据所听到的信息进行推断;而第三个层次则需要听者在全面听懂以后进行归纳及概括,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主旨、要义,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前几年的考试,听力部分全部采用了选择题形式,总的来说是有效的,但也不排除有些考生有猜对而得分的因素,难以全面反映考生的听的能力。在2003年公布的新题型中,首次起用了填空题形式,应该说是一大进步。有些考生因此而觉得很紧张,于是到处找资料,觉得怎么考就必须怎么练,否则就难以得分。其实题型的改变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关键还在于真正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
当然,由于题型的变化,有些细节还是要注意的:首先,要看清题下的说明,有的空格上限填一词,而有的可能是限填不超过三词,不能搞错,否则就要相应扣分;另外,由于按顺序而言,前面后面都是选择题,答案都是填在机器阅卷的“答题卡”上,而这部分填空题的八个答案(17至24题)却必须填到人工阅卷的“答题纸”上,考生会觉得很麻烦。其实考生在听长对话时,可随手将听到的有关信息先填进试题的空格中,或者随手先在题目旁边作些摘录,然后再统一填到答题纸上。不过,这最后填到答题纸上这一步可是千万不能疏忽的,否则只填在试卷上是一分也拿不到的哦!